中国校医

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论文_“121”乡村助理

来源:中国校医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年12月23日 05:42:20
文章目录

一、“121”模式的“3+2”助理全科人才培养方法

(一)深入乡镇基层调研,契合农村基层实际,量身定制培养方案

(二)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,加强政策支持、制度和机制保障,保证乡村医生人才培养工作科学化、规范化、制度化和可持续发展

(三)切实履行教育教学主体责任,校医合作“三教”改革,适应助理全科人才培养要求

(四)校医协作,共建共享教育教学基地平台建设,发挥基地平台教育教学资源整合作用,促进职业医学教育各方共赢

    1. 高质量的临床实践教学对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,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。

    2. 整合资源,院校在专业、课程、实习实训、教学团队等建设方面共建共享。

二、“121”模式的“3+2”助理全科人才培养效果

(一)锲合农村基层实际岗位需求,乡村医生培养首岗稳定,下得去、留得住、用得上、发展好,以服务彰显价值、铸就品牌

(二)基于“121”培养模式,实施各阶段高职医学教育有机衔接,拓展全民全生命周期的终身教育,服务区域健康产业发展

(三)发挥校院责任主体作用,教育教学不断创新,实现“知识技能素养三对接”,以“五统一”保证“同质化”

文章摘要: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教育部、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,立足于襄阳市区域县乡基层卫生人才的需求,创新"121"的助理全科医生培养模式,着眼长远,形成较为完整和完善的培养体系,使乡村基层卫生人才培养成为一个持续递进的过程,旨在解决紧缺人才培养的局限性和短视性,促进"3+2"助理全科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发展。

文章关键词:

论文分类号:R-4;G712

上一篇:中等教育论文_中国中小学校医队伍建设现状
下一篇: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论文_健康促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