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校医

校医“大白”救治突发疾病老人:“伤两根手指

来源:中国校医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年05月13日 02:45:52

新冠疫情中,我的朋友、同学甚至家人,都有去武汉支援的。相较于他们,我只是在家门口做一点事情,真的不算什么。

张茜:其实是整个海淀教育口的校医基本都在下沉。海淀学区征求学校意见、学校征求校医意见。我觉得我们既然会采核酸,肯定要全力以赴。不只是我,我们学校几个校区的校医都在下沉支援社区。

新京报:你一天的工作安排是什么样的?

新京报:为什么想下沉社区参与核酸检测采样工作?

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

张茜:我们这几天要求是每天7点20分到社区。因为我家住丰台,支援的社区在海淀,从东南到西北,距离比较远。所以我早上一般5点半起床,然后收拾孩子、吃口早饭,6点20分出门,基本上1个小时就能到。

新京报:听说你在救助的过程中,手指受伤了?

张茜是海淀区中关村三小的一名校医,5月4日起下沉到万泉河77号院社区负责核酸检测采样。救人之后,简单处理了被咬伤的手指,张茜又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。

张茜:2014年我从医院转到了中关村三小工作,到现在已经8年了。从2020年开始,几乎学校所有有关疫情的工作我都参与了。其实每个学校的校医工作内容都差不多,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,同时也要有处理行政事务的能力。

中途可能会换一次人,或者不换人,一直到下午1点核酸检测结束。

新京报:你做校医多久了?主要负责哪些工作?

后来就看到有一个老人躺在队伍后面,大声喊他也没有回应,可能已经没有意识了。但是他嘴里一直在吐异物,身体也很僵硬,一直抽搐,是很典型的癫痫发作的症状。

张茜:我觉得这是医务工作者的一种本能吧。听到“有没有医生”就会看一看,哪怕是大街上有人躺倒了,也想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儿。

5月11日,得知张茜救人的故事,中关村三小特意制作了宣传海报。学校供图

手指现在也没什么大问题,那个时候也顾不上手指疼。当时也有人给我递了一个啤酒瓶起子,但我要是用了起子,老人可能人救回来了,但牙齿会受影响。

其实每个岗位都是独一无二的,都很重要。有些岗位看着简单但想干好却不简单。

有个小朋友特别好,给我发微信说“老师你太厉害了,我看见你的新闻了。”我还蛮感动的,因为他平时大大咧咧,没想到还挺暖心,我就回他,“那是,当你的老师必须得牛啊。”

张茜:癫痫发作最怕的就是口中的分泌物和异物导致窒息,所以我就想要让他恢复通气。把他的头侧放,防止误吸。作为专业人员,我肯定不会盲目救人,但手边没有专业的工具,我就用了手指,从他最后一个磨牙后面进入,还是有一些空间的,让他能通气,慢慢地他就恢复了意识。

听到“有没有医生”,本能地冲了过去

新京报:这次下沉社区采样,有什么感触?

孩子在小学就待六年,但健康是会陪伴孩子一辈子的。我特别希望等我老了的时候,能有学生跟我说,“我良好的健康习惯都是在小学养成的。”我会觉得很有成就感。

说实话我很开心,但我更开心的是这种正能量能让更多的人看见,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况就会有更多的人伸出援手。

新京报:这是你第一次当“大白”吗?

张茜:我们在社区这几天感触很深。新冠疫情从2020年到现在也有两年了,我只是短暂地在这里支援,但社区的工作者一直在这里,他们没有医学背景,但一直在坚持着跟新冠疫情“打仗”,安排核酸检测、入户登记信息等等,都是他们在做。

张茜在社区支援核酸检测工作。 受访者供图

张茜:这是我第一次下沉社区当“大白”,从5月4日开始在万泉河77号院支援。

为“和平鸽”们做保障,“这是义不容辞的事情”

张茜:5月11日那天,跟平常一样,我们正在给居民进行核酸检测,排队的人很多,从我的窗口看过去已经看不到队尾了。突然听到后面有人在喊,“有人晕倒了!快来人!有没有医生!”我听到后第一感觉就是出事了,本能反应就是马上冲过去。

从5月4日起,张茜每天穿越大半个北京城去社区做核酸检测。受访者供图

5月11日上午10点半左右,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77号院的一处核酸检测点位上,众多居民正在有条不紊地排队。突然,一位老大爷倒在地上,身体抽搐,口中还不断吐出异物。

上一篇:老人核酸检测现场失去意识 中关村三小校医现场
下一篇:衡阳:“博爱校医室”红十字救护员培训走进乡